財富中心400 687 0116

新聞資訊

全面獲取中原信托的即時資訊

切莫忽視藝術品信托系統(tǒng)風險

  藝術品、文物收藏市場的火爆刺激了大眾的收藏熱情,但是由于高昂的資金門檻限制,將大部分的投資者拒之門外。于是將投資標的定位于藝術品以及文物收藏的藝術品信托產品一經推出就引起了很多投資者的廣泛關注,同時該類產品也被寄予了厚望。但是相對于其他一些類型的信托產品而言,該類產品的前途卻充滿了更大的不確定性,投資者在投資此類產品的時候也需要花費更多的精力去權衡。

  為什么這么說呢?

  理由很簡單,那就是當前國內的藝術品以及文物收藏市場是一個風險極大的市場。而之所以說其風險大,不但是由于當前的收藏市場經過大量資金的炒作之后,價格普遍處于歷史高位,其泡沫之大已到了危險的地步。

  同時,這個市場中充斥著“潛規(guī)則”,次品、贗品橫行,同時又缺乏必要的約束以及懲罰機制。如,今年“3.15”時,央視就曝光了收藏品鑒定中的種種令人觸目驚心的黑幕;又如,近期爆出的關于徐悲鴻天價油畫——“人體:蔣碧微女士”疑為李代桃僵偽作的新聞。而在這些黑鏡頭中,那些專家以及專業(yè)機構往往也扮演著不光彩的角色。長此以往,公信力的缺失將嚴重危及到收藏品市場的根基。事實上,由于公信力的缺失導致國內某些收藏品市場崩盤也是有過先例的。

  從這個意義來說,收藏品市場的風險高度聚集,將成為依托其存在的信托產品發(fā)展的最大阻礙因素。對于投資者而言,必須要正視這一系統(tǒng)性風險。而在投資此類產品之前,千萬要重點關注保障性條款,如是否保本、是否保證收益等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