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信托產品發(fā)行市場屢現“秒殺”,顯示大資金客戶對于信托的認可度已經普遍提高。而隨著信托公司直銷能力的大幅提高,越開越多的第三方機構代銷平臺卻陷入了“缺貨”窘境。
發(fā)行頻現秒殺
“秒殺”再度成為信托發(fā)行市場關鍵詞。證券時報記者獲悉,近日中原信托發(fā)行一款上市公司股權質押集合信托計劃,總共1.9億元的額度一天內就銷售殆盡,預期年化收益率9%~9.5%。據中原信托相關人士表示,當天前來公司咨詢而未能如愿的客戶已經開始排隊預約下一個項目。
記者也從多家信托公司獲悉,此類“秒殺”事件在今年上半年發(fā)行市場中屢有出現。有信托公司市場部高管告訴記者,這些搶購信托產品的客戶,往往都是大資金客戶,不僅有長期配置信托產品的富人階層,更有許多企業(yè)客戶。出現企業(yè)客戶增多的跡象,說明企業(yè)可能對于經濟大環(huán)境并不十分看好,將資金轉向收益穩(wěn)定的理財市場成為替代實業(yè)投資的選項之一。
用益信托工作室研究員顏玉霞也認為,隨著近兩年來信托行業(yè)的蓬勃發(fā)展,信托產品逐漸被投資者所認知,尤其是一些高凈值客戶,在信托產品收益普遍高于銀行等理財產品收益、信托公司普遍雄厚的背景實力下,投資者越來越青睞于投資信托產品,而隨著今年以來存款準備金率下降,市場資金相對寬松,銀行理財產品收益全線下降,收益較高的信托產品更成為投資者競相搶購的香餑餑。
從行業(yè)數據來看,單個大資金客戶進入信托市場的趨勢正逐年加快,這從單一信托的發(fā)行總金額及數量上就可見端倪。根據中國信托協(xié)會網站顯示,截至2012年一季度末,單一類新增資金5880.64億元,新增項目1707個,同比分別增加66.7%和58%。
第三方平臺喊缺貨
值得注意的是,這種產品剛出爐就在信托公司處銷售一空的“秒殺”現象,一方面反映市場對于信托產品的熱度提高,另一方面也說明信托直銷能力正在大幅提高。
據記者獲悉,目前全國各大信托公司到處跑馬圈地已經開始,通過在各地籌建或重組財富管理中心和建立直銷公司兩種方式壯大自己的直銷隊伍。其中,方正東亞信托已經籌備在北京、上海、鄭州、廣州、重慶等地的異地金融事業(yè)部,首要職責就是負責信托產品的銷售;此外,近期西安信托的全國鋪網也引起了業(yè)內的關注。
部分公司的直銷能力在今年更是攀升到一個較高的水平。如上海信托目前的直銷占比高達85%,中鐵信托的直銷比例也已提高到50%以上。這種“自產自銷”的態(tài)勢讓信托公司保證了利潤率水平,卻讓以往依賴信托產品銷售獲利的第三方機構陷入了“缺貨”的窘境。
“今年的銷售不太好做,因為市場上流通的產品越來越少。此外,許多信托公司也建立了自己的直銷團隊,好產品往往更是如此,而并非強勢渠道的第三方機構已經很難拿到好產品?!鄙钲谝晃坏谌綑C構人士告訴記者。
“諾亞財富目前已經做到產品包銷,作為其業(yè)務的一個重要增長點,但信托的下滑一定程度上也會對整個業(yè)績帶來沖擊。事實上,諾亞目前就已經從以往的信托銷售轉向私募股權投資(PE)的創(chuàng)設與代銷,以這種產品的多元化選擇,繞開柜臺缺貨的問題。”上述深圳第三方理財機構人士表示,諾亞作為領頭公司都受到影響,可想而知其他第三方公司會更艱難。